昨天看新聞又有報導說病死豬流入市面,在傳統市場販賣給不知情的民眾,或是火鍋店自助餐業者.


我就有在想除了上館子是真的沒辦法知道肉品來源全憑店家良心,


那一般家庭主婦要如何採買才能避開地雷呢?


當然上超市是一個好辦法,因為有CAS認証

20_1.jpg  


那傳統市場呢?


上網查了一下,原來傳統市場的常溫豬肉在豬皮上都會蓋有「防檢局屠宰衛生檢查合格」的紅色標章.

畜屠衛生檢查合格豬肉.jpg  


不過夏天天氣濕熱,生鮮肉品原本在常溫下超過半小時就容易腐敗。所以最好在早上9點以前,並在半小時內將豬肉放入冷箱冷藏。


傳統市場的肉品即使經CAS認可,但若處理不當仍會受到污染。民眾可檢視攤販處理豬肉的砧板是否清潔,人員手部是否有傷口等。 


傳統市場肉攤張貼「衛生檢查合格證明」,是針對肉攤處理肉品環境認可;而「本販售屠體系由榮獲CAS」係指肉品來源經CAS認可。


<新鮮豬肉判別法> 


若由肉體外觀辨識新不新鮮,例如粉紅的肉色、肉體表面光澤、肉質細膩,也可以手指按壓肉體有彈性,表面溼潤而不黏手,即為新鮮豬肉。


豬肉的肉色暗沈、脫水,失去光澤時,甚至出現腐敗的味道,都表示不新鮮。 


當豬肉在空氣中,若受到不好的微生物感染,豬肉會呈現青綠色,表示新鮮度已下降。 


豬肉分切後,曝露於空氣中與氧氣結合會變色。豬肉中夾帶的脂肪顏色也是判斷標準,新鮮豬肉的脂肪是潔白的顏色。當豬肉呈深紅色,脂肪也變成混濁的黃色,即表示肉質已不新鮮。 


購買豬肉除了看標籤的基本資料外,還可由肉體外觀辨識新不新鮮,新鮮的排骨顏色呈鮮紅色。不新鮮的骨頭顏色呈紅褐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yoshana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